目前分類:飛蠅釣卷經驗傳承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撰文日期:2021.3.30

上週新北市發生了一起憾事,一起水上活動遇上洪水死了6個人,二個大人,六個兒童

看到新聞時腦海裡第一個疑問是,這週已發佈北部山區會降大雨,怎麼還辨這個活動?

我有二個還在國小的女兒,身為家長每每看到這種新聞都感到鼻酸,想到小朋友面對這麼突如其來的大災,小朋友當下的內心驚恐讓人很心疼,這麼小的生命就這樣走了,真覺得主辨單位很要不得,這跟上次推2米浪還載人上礁釣魚的船長一樣可惡...

 

在釣魚的經歷中,我一共遇過二次洪水暴發,一次是在三灣大橋釣魚時遇到,另一次是跟老婆在田美大橋時遇到,這二次均在夏季...都在三灣...呵呵

第一次遇到時很驚慌,看到黃澄澄的洪水時己在上游300公尺左右的距離,身上的釣竿也因逃回岸上時摔倒而遺失了,但命有撿回來了

第二次遇到時,因為己經有經驗了,做釣前也站在退路附近,一聽到遠方有異常的大聲量水聲,就立即帶老婆撤到岸上,3分鐘後溪水變黃,5分鐘後水己漲約1米了

我酷愛到山溪裡釣魚,所以為了能安全的釣魚,及判斷天候能不能釣魚,而利用了現有的網路資訊來作為這些需求的依據

我並非專業的救難人員,我無法提供如何逃難的相關知識,但依據自身的經驗及網路資訊,我分享一些方式,讓想釣魚或去溪邊玩的網友們有一個方向

 

 

在開始說明之前,我要先強調一點,從事水上運動,事先的天候狀況收集是絕對必要的,而這些資訊一定要自己去收集,這種有攸關安全資訊的絕對不要「聽別人的」,自己要為自己的安全負責!

關西胖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日期:2021.4.12

著作人:羅文洋(關西胖虎/Stomiey Ro)

 

 

每當我們在走溪時會注意到遠方岸邊會有一群魚從岸邊快速移動的水紋,那是魚群受到驚嚇時的反應,但與其說是驚嚇更正確的說法是牠們警覺到有危險靠近了而逃離岸邊

 

魚都有一個警戒範圍,牠們要提防的不只是人類,還有其它會到岸邊覓食的動物,不論牠們提防是對象是什麼,只要警戒範圍內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就會觸發牠們的防衛機制

 

有的警戒範圍很小,小到你都走到牠旁邊了卻也還不走開,例如蝦虎

 

有的警戒範圍很大,大到你會覺得這種魚很神經質,例如福壽魚

 

警戒範圍除了魚種會有不同外,體型也有不同

 

體型小=年輕的,越年輕越是沒經驗,反之,年紀越大的魚經驗越豐富,所以任何的風吹草動就會觸發牠們的防衛機制,牠們就會快速離開危險範圍

 

魚主要是依靠視覺及側線這二個感官來感知外在危險

 

魚的這二個感官都非常發達,當我們走在河床上時,不論你是走在石頭上,或是走在水裡,都會引起震動,而魚的側線會感知細微震動而得知有人或動物過來了

 

警戒範圍沒辨法量化,只能依靠經驗來自我衡量

 

我的經驗是,卷仔的警戒範圍大約在20米~30米之間(我這裡談的卷仔都以50cm為基礎)

關西胖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撰文日期:2021.3.30

著作人:羅文洋(關西胖虎/Stomiey Ro)

 

卷仔是屬中下游魚種,但部份的上游溪流只要水溫常溫不會過低就會有卷仔族群(中下游必須要有卷才會成立),卷仔雖屬鯉科魚種,理應喜愛寒冷的水域,但卷仔卻完全相反,牠最活躍的水溫反而是19~23度之間,在這樣的水溫裡,牠們的活性是最好的,所以部份海拔不高的上游溪流是有為數不少的族群。

卷仔在上游、中游、下游裡會有不同的生活習性,這些習性也直接影響了釣法,接下來要談的是這三種水域的差異及應對的方式。

上游溪流(以下我稱為源流)有幾個特徵:河床高低起伏大、河道較窄、水流湍急,大石林立,除此之外,在水溫的變化上也是最巨的,特別是在秋轉冬,冬轉春的季節轉換期。

 

 

卷仔族群選擇棲息地有三個主要條件:水量、水速、水溫;這三者條件相互影響。

卷仔族群在選擇此處是否可以「定居」有二個必要的水域條件,第一是要有休息區,休息區所指它必須要有充足的水量能讓數尾或數十尾,甚至上百尾的卷仔族群可以在裡頭活動,且要有大石或深溝或其它障礙物可供牠們躲藏及休息。

關西胖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