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18.9.4
前天到竹林橋上潭遇上絕佳釣況,其原因應是上潭除了從教練場支流處可以溯到上潭的這一側外,其它位置都因為急流擋住而無法渡河,這導致了上潭在出水期間無人作釣,所以以往的一級戰區才會變得如此熱烈!
此外,原先以為前天所使用的大毛鉤是#8號,結果仔細比對是#6才對,難怪著鉤率那麼差,今天有特地準備了#8毛鉤來對付大卷,打鐵趁熱,趁著還沒有人到對岸作釣前,再來打母光,拼大卷!
今早感受到秋意,風冷,水冰,水轉清中(約5成濁)
今日設定約6點半到上潭做釣,所以一路上慢慢探釣,打發時間,順便熱身一下
5點半開始從竹林橋下游做釣,使用#8毛鉤,但只有零星的極小水花,原本有魚群的位置卻沒有反應了
是開咬的時間向後遞延嗎?
還是用餐時間快到了,改到瀨頭了?
一路釣到上潭,一尾卷都沒釣上,怪了!
來到上潭,毛鉤不變,依然使用#8
太陽從背方照射過來,為了避免人的影子投影到河面被魚發現,所以我退到離岸約5米
拋投方式不變,選擇離岸約1~2米間,幾次後開始有咬訊
#8鉤很快的就釣上卷仔,拉力不強是尾小卷,深怕牠搞亂池子,直接把牠托到下游
是尾3X卷!
釣上這尾3X卷後,只有一次水花,之後就冷清清了
真奇怪,是剛才搏魚時嚇到魚群了嗎?
還是#8毛鉤太小了呢?
又或是根本還沒到開咬時間?
時間快到7點了,等會要趕上班,所以退後讓池子冷靜一下,我只有一次機會可以釣上魚了!
在等待的時間,我向上游探釣
沿著岸邊釣,都沒反應,所以換上#6,一換後卻有反應了!
難道真的必須要用#6嗎?
沿著岸邊釣,咬訊只有3次,毛鉤太大都沒咬中
時間來到7點了,回到上潭,瀨尾一樣放棄不釣,只釣瀨中段
先來了一尾3X卷,我怕牠咬中,故意抽線,把毛鉤拉開
重新Searching,從下游冒出一尾卷,牠微浮頭,瞄準毛鉤一吸,即轉身下沉,這一整個過程超有趣的,好像慢動作一樣,我就看著牠表演這場Show
當牠一下沉我就開槍,就這樣中了,完全不費力氣!
這尾46卷相當有Power,搏魚過程中我也是小心翼翼的,以免又脫鉤
新買的手機專用的魚眼鏡頭,成相有點鬆散,但手機鏡頭不比單眼,成相不強求,效果有出來就好
使用大毛鉤攻略急流或水濁並不是全新體會,這在遠征花蓮時就已經知道,但往往環境不同,河域不同、時機不同就會導致很多關連性的要素無法串連
接下來當面對難題時我要將以往的經驗挖出來檢視,檢視是否有些是以前就已體會卻未能靈活應用的技巧,再將它們收儉、內化,再將其發揮出來!
卷仔,這二次釣遊謝謝你們,我又昇華了!
本次釣遊影集:
後記:
在拍魚照時,我打開背包拿東西,把東西放回時背包我也懶得把拉鏈關上就去把魚放流,想說一會功夫而已,沒那麼衰,結果就是那麼衰,10分鐘後我收拾裝備準備要回程了才發現Reel的皮套遺失了,我找了快半小時最後才在拍魚照的附近找到...真是白爛,我下次不敢了= ="
EN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