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15.11.20。
不管是釣溪哥或釣其它魚種,在順流釣時,我都不會刻意去躲藏,總覺得只要拋的夠遠,或讓毛鉤飄的夠深,魚就看不到我了
事實上從去年鳯山溪釣紅貓大咬,今年年初頭前溪卷仔大咬,年中中港溪卷仔大咬,幾次經驗下讓我對魚的戒心感到沒有像網路或書籍文章中說的那麼誇張
一年多來,這樣大咬的情況我遇過5~6次,其它都是零零星星的釣獲,要破二字頭,那是少之又少,敲龜更是多到懶得去記錄了
每次釣不好或敲龜時,總是以...沒有天天過年...等理由來安慰自己,但久而久之,真感到這真是魯蛇的自我安慰SOP呀
看著資深釣友,或是比我晚入門的釣友,他們的釣況多數是很穩定的,而且稱得上是大咬的情況也相當多
這也迫使我去思考,除了釣技外,其它外在的因素到底影響有多大?
下午2點又來到「52竹」的釣點
開始垂釣時,我就大刺刺的站在瀨區上游的大石上,向下游拋
偏光鏡看過去,看到河床下不少魚兒在翻食,也看到不少中小型卷仔在石邊游來游去
半小時過去,沒反應…
再換點,依然沒反應
我再換,呃,有被啃了一下,但沒上鉤,再拋再試,沒反應…
邊走邊釣,終於走到Danny身邊,Danny提醒我,別太靠水邊,會被魚看到
這才恍然大悟,對厚!我看得到牠們,牠們必看到我
以前玩手竿,根本沒在怕,因為只要餌夠強,牠們是排隊等著上鉤
但現在的對手不是那些嫩嫩的小魚,而是已經出社會的卷仔呀
改變策略,退回岸邊,逆流拋,幾次後終於有了期待已久的咬訊
雖然沒有把牠們請上來,但這印證了釣魚別讓魚兒看到人影
這些小細節平時根本沒有在在乎,但這幾個月來的時好時壞的釣況,卻也讓我不得不相信這些古老溪釣前輩傳承下來的經驗!
難怪一些厲害的釣手就連穿著都特別講究,例如衣服顏色一定要能溶合環境的顏色
魔鬼藏在細節裡,擬餌釣法就像詐騙手法,越高明越能騙到魚
但除此之外,釣者還要有小偷般的身手,將自己藏好,再誘騙魚兒上鉤
真有趣呀!
冬令時間,天色很快就暗了,就在太陽快下山之際,一共釣上了三竹一卷
可惜沒用網子,卷仔一個翻身溜走了,沒能留下牠的照片
現在對竹篙頭漸漸已掌握到技巧,但不知是巧合還是真的發現牠的G點XD
待日後再來慢慢驗證吧~
END